不確定性

解析台灣民眾統獨偏好:一個兩難又不確定的選擇

過去諸多與台灣民眾統獨偏好相關的研究發現,「價值衝突」及「不確定性」可謂為民眾統獨偏好的兩大主要特質。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探討該兩項機制如何影響台灣民眾的統獨偏好。以兩岸整合的各項層面為例(包括兩岸經濟、生活、思想、或政治條件相同),本研究利用條件式問卷題組及,分析在務實面考量下,各條件的變化如何影響民眾統獨偏好的測量值的點估計及其離散程度。具體的發現包括以下兩點:首先,就偏好測量值的點估計而言,情感或理念的因素,譬如台灣人或中國人認同等,對於民眾的統獨偏好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務實面的考量中,譬如對大陸日後政治或經濟發展走向的評估等,亦對民眾的統獨立場有所影響。換言之,感性與理性層面的考量皆可能左右民眾的統獨偏好。其次,就測量值的變異程度而言,本研究發現,受訪者針對各種條件問句所作的回答其變異數並非均一。透過變異數不等選項模型的分析,我們發現影響變異數不等的主要原因反映了上述兩項統獨偏好的特質:第一,由於民眾統獨立場背後的價值衝突程度不一,造成價值衝突程度高的人對統獨議題表態時陷入立場矛盾的兩難困境(變異數大)。第二,民眾對於兩岸議題的資訊充足程度亦可能影響統獨態度的變異數,即愈有能力理解兩岸議題或愈具備相關資訊的受訪者,其表態時的不確定感自然降低,則其統獨態度的變異程度自然較小。不過,最後這項論點並沒有獲得全面的驗證。

搜尋台灣民眾統獨態度的動力:一個個體動態模型的建立

本文主要是從總體與個體兩個層面,以統獨議題做為分析的對象,來探討台灣民眾政治態度的變遷。首先,不同於一般的靜態分析,我們引入時間序列分析以提供清楚的動態關係解釋,並有助於理解總體政治訊息傳播對大眾政治態度形成的作用。再者,本文以理性貝氏動態模型(Rational Bayesian Dynamics Model)作為個體模型,主張所謂「大眾政治態度」是民眾在既有態度基礎上,對當下異質政治訊息學習與權衡的結果。基於上述對於政治行為研究個體模型與動態變遷的雙重關懐,我們以教育作為個人政治知識的間接指標,證明在不同的政治情境與資訊環境下,不管其省籍背景,個人是如何透過政治資訊的學習,理性地「調整」其統獨立場。

最後,藉由統獨態度變遷分析的發現以及晚近政 治行為研究文獻上的反省,我們認為所謂民調並不是在建構一個「穩定與真實的」態度。相反的,本文主張民眾對民調的反應是一個「政治過程」取決於既存的意識形態與菁英政治論述兢爭之間的互動。而在這個民調「問」與民眾「答」的過程中,議題的「不確定性」與個人的政治知識不僅影響民眾呈現「態度」的能力與意願,同時也形塑台灣民主體制下理性政治説服的形成與運作。

訂閱 RSS - 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