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認同

政黨認同對於政治知識的動機性推理影響

政治知識對於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然而學界對於政治知識的了解仍十分有限。當大多數研究結果與經驗資料著眼於政黨的社會化功能,並主張政黨屬性與政治知識間的正向關係時,卻忽略進一步探索選民的政黨認同在政治知識形成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本文以動機性推理理論為依據,主張選民的政黨屬性扮演著資訊篩檢與選擇的角色。當選民的政黨認同愈強時,愈會傾向以個人的政治偏好來過濾及篩檢政治資訊,並刻意刪除、忽略、不信任與自身理念相悖的資訊,甚而可能扭曲政治資訊以支持自身的政治判斷。也因此相較於中立選民,具有政黨屬性的選民其政治資訊的接受程度對於政治知識的影響較不顯著。我們進一步藉由分析 TEDS2012 的選後調查資料印證本文的動機性推理假設,分析結果發現選民的政黨認同愈強時,政治資訊之於政治知識的邊際效應愈不顯著。

中間選民的迷思與隱性選民之政黨傾向初探

一般來說「中間選民」指的是一群自稱不特別偏向某一個政黨或政治立場的選民。然而,選民在調查訪問中口頭所表述的「無意見」、「沒有政黨傾向」不見得是真心話。這個現象可能(已經)使一般選舉調查,就政黨支持者分佈的描述出現失真的現象,甚至進一步會造成對於選情的誤判。本研究從概念釐清與「動機推論理論」(partisan-motivated reasoning)視野出發,重新檢討這個現象,並從「隱性選民」(closet partisan)角度,觀察這些民意調查中這些政黨傾向未表態的民眾的真實意向分佈。

我們首先設計一組間接測量政黨傾向電訪題,並在 103 年 1 月份收集了有全國代表性的電訪資料(受訪人數 N = 1,072)。我們將這些題目的藍綠分數組成指標(index),以此得分的分佈作為辨別藍綠選民的基準,用它來推判隱性選民的政營支持傾向。我們再以電話追訪,將他們在第二次受訪時所表述的真實政黨意向與我們的辨別結果作比較。我們更進一步與四位得分偏向中間點的隱性選民進行深度訪談,深入瞭解他們論述政黨的方式。透過這一系列的分析,本研究一方面提出有效間接測量黨性的電訪題,有助於降低當前政黨題項目無反應比例愈來愈高所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得以為臺灣「中間選民」到底是多還是少的這個未解之謎提供線索,以及為動機推論理論的發展提供經驗證據。

修憲議題與政黨偏好的交織:任務型國大選舉比例代表制的投票分析

2005年5月14日選出三百位國大代表集會,複決2004年立法院所提出的憲法修正案,由於當中亦包括廢除國民大會的修正條文,所以這次修憲所產生的首次任務型國大代表也成為最後一屆。這次選舉的特殊意義包括:一,任務型國大的修憲複決任務相當明確,選民投票的目的也僅止於表達修憲立場,加上各政黨及聯盟又被規定事先要表明各自的修憲立場,是以選民的投票準則相較其他形式的選舉都要來的明確,也更符合議題投票的預設;二,長期盤據台灣選舉的政黨光譜在這次選舉暫時地重新組合,民進黨與國民黨同樣贊成修憲,其他較小的泛藍及泛綠政黨則一起站在反對立場,這使得選民傳統的藍綠政黨認同與修憲議題產生不確定的交互作用;三,該次選舉是我國首次採用比例代表制,亦是世界少數採用全國單一選區比例代表制的情況,外加無選票門檻的限制及用最大餘數法來分配席次,這一連串制度設計都直接反映在選舉結果的比例代表性,並使得投票行為更貼近所謂的真誠投票反應。

欲迎還拒:臺灣民眾對政黨必要性與政黨信任的態度分析

有別於過去以政黨認同為研究主題的文獻,本文嘗試以政黨必要性、政黨信任做為觀察民眾政黨態度的新視角。研究中提出三項假設:(一)多數民眾肯定政黨在民主政治的必要性,但卻普遍對政黨不信任;(二)政黨功能評價對於民眾在政黨必要性的態度有正面影響;(三)政黨功能評價、政黨表現滿意度二者,皆會對政黨信任產生正面效果。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上述三項假設均獲得證實,其中意涵值得吾人深思。首先,與世界多數民主國家類似,台灣民眾普遍對政黨存有欲迎還拒的矛盾情結;一方面肯定政黨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不信任政黨。其次,在本文的研究中,政黨功能評價被證實可影響政黨必要性的態度。政黨功能的沒落是近年來學者在探討傳統西方民主的案例時,屢屢提及的一個方興未艾的現象。一旦政黨功能的沒落擴散到更多的民主國家,恐怕會挑戰、甚至進一步改變政黨傳統上在民主體系所具有的樞紐地位,這將是所有民主國家未來發展所必須正視的問題。最後,本文發現政黨功能評價、政黨表現滿意度皆會左右政黨信任。事實上,民眾對政黨功能、政黨表現的看法應與民眾對政治人物長、短期以來的各項評價密不可分;畢竟政黨只是一個抽象的政治機構,其運作良窳還是有賴政治人物的具體作為。從此一角度觀之,朝野政治人物的言行皆不得不慎,因為其影響所及,無論是長期或是短期性的效果,皆會左右民眾對政黨的信任。

政黨競爭與台灣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間的聯結

本文重新探索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政黨認同,並思考兩個主要的問題:一、何以自李登輝主政時期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開始有劇烈變化?二、何以多數民眾在族群上認同台灣人並於統獨上傾向維持現狀的情形下,政黨間在選舉競爭時卻產生激烈的衝突?為回答上述問題,筆者同時從政治社會學理論與歷史的角度出發,認為在政治人物以極大化個人政治利益為目標的操作下,國家認同問題與族群問題並非如以往學者所假設的呈現高度相關,而是在政黨競爭下藉由政黨認同而形成的間接聯結。筆者進一步從政治競爭的角度出發,認為由於政黨以勝選為前提而調整意識型態並運用負面競選策略,使得社會上的族群與國家認同雖然一片和諧,但是在政治競爭層面上卻造成衝突。我們利用結構方程式模型結合調查研究資料驗證上述假設。分析結果發現在控制政黨認同下,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間因果關係並不顯著。進一步將三項認同的延續性納入考量後,我們發現選民統獨立場僅與其認同泛綠與否間具有因果關係,而族群立場僅與其認同泛藍與否間具有因果關係。

民主深化或政黨競爭?初探台灣2004年公民投票參與

過去在解釋投票參與時,經常將投不投票視為利益的取捨以及責任的驅使,亦即假設選民參與投票是為了極大化其利益。而在2004年舉行的全國性公民投票,雖然是直接民主的實踐,卻籠罩在強烈的政黨之爭下,使得領不領公民票成為選舉的焦點之一。針對影響公民投票領票的因素,有必要從心理層面的角度加以探討。由於過去對於公民投票參與的經驗研究並不多見,而以往的文獻發現,台灣民眾的政黨認同、國家認同與民主價值之間的相互作用甚深。因此,我們嘗試透過路徑分析模型分析民眾對公民投票此一程序的認知、民主價值、政治功效感、政治信任感、政黨認同、統獨立場等因素對於公民投票行為的影響。我們初步的發現是,對於公民投票本身的評估具有相當明顯的影響,但是民主價值對於公民投票的影響力並不如預期明顯。認為自己可以影響政治的政治效能感以及對於政治體系的信任感亦不具有顯著影響,而政黨認同及統獨立場對於以上的態度及投票均具有高度的影響力。雖然公民投票本身的評估具有影響,但是此次的公民投票仍然具有相當的政黨色彩,因此民主深化並未完全實現。

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

台灣人與中國人的認同之爭,是當前台灣政治上最根本且牽連最廣、影響最深遠的問题。但迄今爲止,有關這問題的有系統調查研究可以說是方興未艾。本文嘗試從政治心理學途徑,尤其是群體認同與意識,去解析這個現象。五组相關連的問題構成本文的中心問題。第一,台灣當前民族認同的現况爲何?有多少人是台灣認同者?有多少人是中國認同者?又有多少人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第二 ,關於民族認同的模式,誰認同台灣人?誰認同中國人?誰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第三,不同民族認同者對國民黨與民進霧的認知與評價是什麼?第四,不同民族認同者的的選舉議題立場和意識形態傾向為何?最後,民族認同作為一個解釋特定政治態度與行為的變數,它和其他重要解釋變數的相對影響力為何?

北市選民的候選人評價與投票決定

民國八十三年年底舉行之第一屆省市長選舉,是台灣實施地方自治以來層級最高的地方行政首長選舉,更是牽動隔年第三屆立委選舉與八十六年總統選舉的重要指標,其歷史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由選民的人口結構與以往的投票記錄來看,台北市被視為在野黨最有可能執政的區域,但依往年投票記錄看來,在野黨從未贏得相對多數的政黨支持,因此本次選舉在野黨籍候選人的獲勝,甚難歸諸於政黨支持的增加。另一方面,兩位在野黨的市長候選人均為高知名度立法委員,挑戰首次接受民意洗禮的現任市長,更加升高選戰激烈程度,成為媒體報導關注的重心。本文假設決定此次市長選舉勝負之主因並非選民政黨認同轉移或增加,而是候選人因素影響的結杲。本文認為,選民在此次市長選舉中並未大幅改變其政黨認同,但三位候選人評價之差異超越政黨認同,成為影響本次選舉之最重要因素。

本文採用台大政治體系與變遷硏究小組於一九九五年寒假所進行的實證研究資料,分析選民對候選人特質的認知程度、給予各候選人的相對評價、影響候選人評價的因素以及其與投票決定的關係。結果發現有八成以上的選民,可以認知到三位候選人之特質並給予評價,且候選人評價超越政黨認同,成為決定本次市長選舉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除此之外,選民對候選人特質評比能力愈高,候選人評價對投票決定的解釋力也愈高,顯示選民心目中候選人評價圖象愈清晰,對投票決定的影響亦愈大。

分裂投票解釋觀點與台灣選舉之應用:以 2002 年高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為例

選民分裂投票的原因探討隨著近期分立政府的增加而受到更大的重視,以美國為背景的學術研究,在質量上皆有可觀之處。本文首先檢討當前有關選民分裂投票的解釋觀點,並進一步探討這些解釋觀點的跨國適用性,文中指出,美國所具有的特殊政治結構與政黨體系,使得以美國為背景的分裂投票研究,應用到其他國家時,需要重新界定相關概念與內涵。本文第二部分則以 2002 年高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為例,探討選民分裂投票的成因,文中特別強調因應台灣現存政黨體系的特性,嘗試在傳統以個別政黨差異研究選民分裂投票的方式之外,再以「泛藍」與「泛綠」兩類政黨聯盟方式進 行研究,並指出後者在本個案中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同時,研究結果也顯示選民的政黨認同強度、方向與過去投票習性,是解釋選民 分裂投票行爲的重要因素,其餘相關因素,如年齡、省籍、制衡觀念等,對不同政黨聯盟支持者之分裂投票行爲有不同的影響力。本文最後提出硏究所得與方法檢討,呼籲學術界因應台灣特有的政治結構與選民特性,對分裂投票硏究提供更為完整的研究取向與內容。

訂閱 RSS - 政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