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功效意識

選樣偏誤模型在調查研究中項目無反應問題的應用

在調查研究中常會面臨項目無反應的問題,亦即某些受訪者雖然接受了訪問,但卻在部份問題上沒有提供研究者有效的分析答案,而回答不知道、無意見、很難說或甚至拒答。然而,僅以有反應的樣本來推估母體參數,可能會造成母體參數估計的偏誤。本研究藉助選樣偏誤模型,試著解答究竟無反應問題在甚麼樣的情況下會造成估計的偏誤,以及如何校正估計的偏誤。本研究以「台灣選舉與民主化2004年總統選舉」的調查資料為分析的基礎,以投票對象、政治功效意識與統獨立場三個研究主題說明無反應的問題與選樣偏誤模型的應用。研究發現顯示:在投票對象的模型中,由於泛藍認同者有較多偏向無反應,且政黨認同又決定性地影響投票對象,因此,無反應問題導致的估計偏誤相當嚴重。同時,在政治功效意識的模型中,泛綠認同者有較多偏向無反應,且他們又傾向有比較高的政治功效意識,因此無反應問題也會造成估計值的偏誤。但是在統獨立場的模型中,影響受訪者反應與否的因素並沒有同時影響受訪者的偏統或偏獨,因此並沒有造成估計值的偏誤。此一研究結論說明:無反應問題是否造成估計偏誤,與無反應受訪者的比例多寡無關,而是決定於影響受訪者無反應的因素,是否同時影響受訪者在研究主題的答案方向;如果是,則將會造成估計的偏誤,此時,以選樣偏誤模型來校正估計值的偏誤可以發揮相當不錯的效果。

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之影響: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

國內學術界近年來對政治功效意識作了詳盡的研究,但是,這些文獻多半是將政治功效意識當作自變數,以檢視其對政治參與的影響。對於政治參與是否會增進選民的政治功效意識,則甚少研究。尤有進者,有關選舉結果是否會影響選民政治功效意識的文獻,更幾乎不存在。本文以2004 年總統選舉為例,將政治功效意識當作依變數,以研究選民的投票行為以及助選活動的參與,是否會增進個人的政治功效意識。本文的發現指出,上述兩種活動的確會影響個人的外在功效意識,但是其影響力並不是基於投票行為或助選活動本身,而是在「選舉活動的參與」以及「選舉的結果」兩項因素互動下所產生的。也就是說,民眾的政治參與行為必須與主觀期望的結果相一致時,才會明顯地增加其政治功效意識。單純的投票行為或助選活動本身,並不會有任何影響力。此外,民眾的政治參與行為,無論所支持的對象是否當選,都對受訪者的內在政治功效意識沒有影響。

Subscribe to RSS - 政治功效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