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躍進,政治將持?─後冷戰時代初期兩岸關係的基調與變奏

Volume: 

1

Number: 

1

Published date: 

July, 1996

Authors: 

吳介民

Abstract: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經貿交往,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急遽成長。直到一九九五年十月,香港/中國已經成爲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同時,中國也是接受台灣在海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經貿依存的關係,使兩岸的政治互動産生了一個結構性的變化。中台之間,原本已經存在著政治敵對和領土主權的爭執;今天,由於北京政府明白地將兩岸的經貿連繫,當作統一台灣的手段,更使許多人感覺到這種經濟依存關係的危險性。

本文從兩岸之間業已形成的經貿網絡爲分析起點,説明十幾年來中台關係的發展趨勢,提出一個挑戰「經貿依存危險諭」的論證與預測:以中台之間的政治敵對爲既與 的條件,到目前爲止的兩岸經貿發展,對台灣而言,仍然是正面且有利的。在中短期內,中國不大可能發動對台戰爭,來解決兩岸的政治爭端。北京也很難成功地運用「經貿戰爭」,遂行其政治目標。

當然,在另一方面,如果中國的國家能力持續增長, 其地緣政治軍事地位繼續提升,而且北京對台灣的主權要求目標不變,那麼,兩岸經貿關係的進一步深化,的確存在著某些對台灣不利的因素。雖然台灣處於若干結構上的 不利地位,但也不是毫無籌碼或發展防衛機制的可能。就兩岸關係的長期互動而論,中國經濟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程度愈高,其在國際政治中所受到的牽制就愈大。而中國的政治體制,愈走向民主化和分權化,就愈有可能軟化其目前對台灣的強硬政策。因此,如果台灣善於利用經濟與社會文化交流,影響中國的「和平演變」,便有助於創造兩岸和解與和平共存的架構;這也是一個避免戰爭的可欲的政策導向。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