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Issue

顯示第 1 筆至第 4 筆,總共 4 筆

第 2 卷・第 1 期
發行於 十二月, 1997

進入後冷戰時期,「擴展民主」已取代「圍堵共產」,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指導原則。本文目的即在分析與評估擴展戰略的理論架構與政策實踐。向外推廣民主制度的作法,不僅反映出美國本身理想主義的文化背景,且同時展露出美國追求國家安全的企圖。由自由主義學者所倡「民主國家之間沒有戰爭」的「民主和平」理論,為擴展戰略提供了實現國家安全的必要論證。在政策實踐上,文章探討了擴展戰略的四大組成部分:鞏固民主核心國家丶擴大民主陣營丶降低對民主國家安全的內外在威脅丶以及人道援助。此外,作者並檢視美國如何利用經濟、外交丶政治丶軍事等手段以達成以上目標。雖然有其長遠的理想,擴展戰略在理論建構與政策推動上,均面臨了相當的挑戰。不論是民主與和平之間因果關係的推演丶變數的定義與操作以及實證分析的可信度,「民主和平」理論都存在相當多值得爭議之處。而過度相信民主必將帶來和平,誇大美國可以左右其他國家發展方向的能力,低估其他國家對外在干預的可能反應與容忍程度,甚至過於強調非民主國家的不相容性等等,這些都是推動擴展戰略時可能遭遇挫敗的來源。

羅致政

歷來關於「多人區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研究,多著重於其比例性或政治後果,而較少論及制度選擇的問題。當日本於1994年初將該制改爲「小選區比例代表並立制」後,既有研究多將其歸因於民衆對於現有體制的不滿。這種看法並不能解釋改革成功的時機(同樣的改革提案在早先一再挫敗),也不能解釋改革的結果爲何偏向小選區制而非比例代表制。

本研究將制度選擇視為個別行動者策略互動的結果,提出一個新的思考方向。首先,本研究援引空間模型提出基本命題:現狀穩定的充要條件,在於其「全方中位性」。其次,根據此一定理導出三項關於選舉制度改革的假説:(1)改革必須和其他議題同時提出才可能成功; (2)改革須在没有政黨席次過半的情形下才可能成功; (3)改革爲多案競爭,但其軌跡是可以預測的。日本的選舉制度改革印證了這些假説。自民黨在一黨獨大時,曾數次提案改變選舉制度,但都徒勞無功。真正使選制政革進入議程的是兩項因素:(1)自民黨的分裂; (2)選制改革成爲政界重組的議題之一。最後的結果,反映了革新政黨與自民黨對於小選區制的偏好,但新制度本身也不必然是穩定的。

林繼文

在台灣的戰後政治發展史中,國民黨是一外來政權,其過去和台灣社會没有任何關連。由台灣地方政治菁英所組成的地方派系,在國民黨的統治政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匿民黨給予這些地方派系各種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及特權。而地方派系則在各項選舉中替國民黨動員選票,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而在選舉中,地方派系最常用的選舉 動員手段,就是買票。

本論文主要的目的是要瞭解國民黨候選人的買票機器如何建立與運作。資料來源來自筆者兩個月的參與觀察,以及對國民黨候選人不同層級的輔選幹部所做的深度訪談。本文指出,各鄉鎮的地方政治勢力影響著選舉動員與 買票作業組織的安排。在大部份鄉鎮,受限於敵對地方派系的因素,大多有兩個動員系統。而在没有地方派系的鄉,則面臨如何動員龐大樁腳組織的難題。在少數鄉鎮,國民黨由於無法動員到地方派系或動員系統的支持,而被迫由鄉黨部負貴椿腳動員和買票作業。同時,即使在大規模的買票過程中,買票仍是一猜心安排的計畫。而社會關係的動員,不僅確保了買票過程中的安全性及隱密性,同 時更重要的,達到動員選民的目的。本論文同時發現,買票的比例高達 67%, 遠超出由問卷硏究所得到的 25-30%的買票比例。

王金壽

般人與過去研究都強調,國家推動之各種教育與教育行政,是形塑同質的國家認同的重要機制。臺灣過去有威權式、由上而下的民族教育,但是仍然産生了不同的認同對立,並反映在統獨立場的差異上。本文探討教育程度的商低,和統獨意識、統獨立場的關係爲何?本文提出兩項假説,一爲「直線假説」: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內部越趨於一致,也越可能傾向「以後統一」;另一爲「折線假説」:假定嚙教育程度達到大學程度之後,內部歧異越大,傾向「以後獨立」的人會更多。本文利用經驗調查資料分析,發現教育程度有三種作用:1) 門檻效果:以國/初中程度爲分界,在此之前,人們對於統獨問題比較疏離,常無法認識或回答。2) 同質效果:當控制族籍、分類意識、政黨意識、年齡之後,教育程度的淨作用,如同「直線假説」,有將不同人口同質化之積極作用。3) 異質效果:透過「互動項作用」,臺灣閩南人和外省人、中國人分類意識和臺灣人分類意識,新黨和民進黨傾向的人士,他們彼此之間的統獨差異情形,會因爲教育程度上升而更加擴大。本文亦指出,相較於其他變數,教育程度的整體解釋作用,雖然顯著但並不大。結論是,國家教育並不等於政治社會化的全部來踴,教育程度的作用,在不同背景的人士身上,可能産生不同的效果。

張茂桂, 吳忻怡